公告: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市场动态 >> 增加国产气掌控价格主动权

增加国产气掌控价格主动权

  来源:  日期:2011-04-27  关注度:1145
 本世纪初以来,石油价格剧烈波动,天然气价格波动滞后于石油、幅度较小且低于石油价格,天然气与石油的等热值比价一直维持在0.7左右。

  国际上,按照最低工资的天然气消费能力可把天然气国内消费价格归类为3种:国内消费价格极低的产气国(俄、澳、两伊、委内瑞拉);进口天然气、使用国际贸易价格的发达国家(欧、日、韩);进口天然气的发展中国家(中、印)。

  由于币值低,尽管中国靠着部分国产气使国内消费价格低于国际贸易价格,但还是很高。据测算,中国1小时工资能买的天然气,只有发达国家的1/6,或产气国的1/50 -1/100。其实,这是基于买高价的进口气造成的,如果以国产为主就不是这样。

  应大幅提高国产气产量

  以对冲高价进口气

  在石油天然气的国际贸易价格早已脱离“成本 + 利润”的市场供需规律的情况下,任何国家国内自产天然气的成本都是远低于国际贸易价格的。

  显然,若尽可能在本国的领土、领海内发现和开发出所需要的天然气资源,以较大比率的低价国产气与较小比率的高价进口气对冲,就可形成适当和可控的国内市场消费价格,来支持本国经济发展。事实上,巴西和印度已经采取这个策略,并已获得了可喜的进展。

  影响未来国际天然气市场价格走势的基本因素有三:非常规天然气对世界能源格局的影响;因资源耗竭而逐步上涨的石油国际贸易价格在现阶段仍然将会继续推高天然气的国际贸易价格。对中国来说,进口气价对国内消费价格的影响还取决于人民币的汇率。

  笔者认为,天然气与石油等热值比价从0.7下行,将更多受国产非常规天然气的上产驱动。而在此期间人民币汇率也将会有较大差别。因为长远来看,汇率总是随着经济实力增强而日益坚挺。

  中国非常规天然气资源丰富,发展潜力巨大,但迄今勘探开发程度还很低。中国若能在下决心理顺国内天然气市场和定价机制的前提下,以双倍的低价国产气对冲进口高价气,就完全可以把天然气国内市场消费价格控制在既不浪费资源,又能够支撑高效利用的天然气下游市场——分布式能源快速拓展的水平上。这是到2030年中国实现低碳转型的关键。

  可以大致推测,近5-10年中国进口天然气相应的国内消费价格将很难回落。而2020年以后,随着全球天然气产量大幅度增加,国际贸易价格可能走低,同时随着中国经济走强、人民币币值上升,进口天然气相应的国内消费价格将降低,对其承受能力则进一步提高。

  “成本+利润”

  将严重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在去年国家发改委对天然气提价后,统一依照计划经济机制“一气一价”定价国内天然气出厂价,同时天然气管输价格也提高了一倍。

  提价后,各城市终端气价相差一倍以上,大部分工业用气价高于民用气价,提价后的化肥用气价格比煤价还低,这是资源的不合理配置。

  按照“成本+利润”给定价格,不能激励企业加速生产开发和进一步降低成本,违背市场机制,将严重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因此必须要改革长期计划经济遗留下来的不合理机制,应使天然气价格机制掌控终端消费价格。

  这里,需要采取的综合配套措施应包括以资源税、增值税、所得税等多种税收手段替代行政定价控制上游环节,中游管网输配系统要统一管理,天然气产地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以及下游终端不同用户相对气价应有原则指导等。

  这样,除了能促进市场快速拓展、实现资源最优化配置的主要目标之外,还可以让中小气田和煤层气、页岩气等非常规天然气的开发有利可图,并可增强中国在管输和LNG两个国际贸易市场上的地位和价格话语权。此外,还可以促进国内LNG车船运输市场的健康发展。LNG车船运输市场既是下游市场管输网络的补充,同时也是管网达不到的地方的中、小天然气资源的唯一出路。LNG车船运输与加气站的直接、无缝连接,将加快LNG替代汽柴油的步伐。

  现阶段国内气价

  不应与国际接轨

  石油和天然气在中国能源终端消费中的作用是大不一样的。中国为了保能源供应安全,抑制石油消费过快增长,石油价格与国际接轨,是非常必要的。但在现阶段国内天然气市场消费价格却绝不应该与国际接轨,这是为开拓国内天然气下游消费市场、保障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能源供给所要求的。

  回顾历史,美国国内天然气消费价格也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即使是自由市场经济,美国政府也充分行使了宏观调控的职能:根据经济发展情况,需要促进下游市场拓展时期,就偏重于压低消费价格;需要激励石油资源开发时期,就适当提高天然气价格。

  因此,笔者认为,实现低碳发展的大局要求当前中国以最快的速度开发国内的常规和非常规天然气资源以掌控天然气消费价格和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10—20年后,随着世界天然气发展和人民币币值提升,国内天然气价将逐步与国际市场价格趋于一致。

  (作者为华南理工大学天然气利用研究中心主任)

 

    《中国能源报》 (2011-04-25 第14版)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广告服务 | 会员服务 | 用户反馈 | 联系我们 | 营业执照
客服/合作/投诉:+852-92652753 邮箱:oilmc@vip.qq.com 备案:渝ICP备18014278号-1
© 2007-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有信息均为会员发布,虽已初步审核仍请自行注意识别验证其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