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有分析认为:根据国家有关部门一贯实施的“慢涨快跌”政策,市场此前预期的5月中旬国内成品油涨价可能落空。
7日,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解释说:现在时间上还没有达到22个工作日,所以并没有调价的打算。
然而令人奇怪的是:在国际原油价格大幅下跌的同时,国内国内成品油批发价仍呈上涨势头,连续22个工作日移动平均变化率达5.96%,已超过涨价红线。
消费终端已经难以承受油价之高,炼油企业仍然大喊亏损,成品油调价机制让大量投机客囤油待涨,民营加油站生存艰难。有报道说:春耕用油高峰期,山东一些地炼厂却停工检修,开工率 不足四成,部分炼厂门口前出现排队等油。在济南,尽管中石油、中石化目前供应充足,但一些民营加油站坦言,国际原油价格单边上涨,随着下一个调价窗口开启 在即,进价越来越高,进货越来越难。真的缺油吗?每次成品油价格上调前都会出现“油荒”假象,在透明的成品油调价机制中,炼油厂、中间商为赚取更多利润故意囤积以待涨价,等到油价一上调,“油荒”警报就会解除。
金银岛监测数据显示,与4月6日国家发改委上调成品油价格时相比,三地原油现货变化 率上涨已达到5.72%。根据目前成品油定价机制(三地原油连续22个工作日移动平均价格变化超过4%时,价格要做出相应调整),5月9日左右将迎来油价上调窗口开启。
中石化再次“哭穷”。4月26日,中石化新任董事长傅成玉表示,当前中石化80%的原油依靠进口,“现在国际油价是每桶110美元,政府价为每桶90美元,也就是说炼一桶油亏损将近20美元。”
中石化山东石油分公司副经理赵顺本说:价格上调前消息满天飞,社会上的车辆无论油箱满不满,为了省点钱都会提前加油,这样,正常的供应计划就会被打乱,造成临时性的供应紧张,“实际上,仓库满满的,根本就不缺油”。
国外有人在1994提出了利益集团影响政府的信息传递模型假设:决策者出台一项贸易政策前,需作出大量的考证工作,以判断当前的经济形势状况,保证决策设定正确无误;由于决策者在时间、财力以及专业水平上的限制,其判断水平难以达到精准;利益集团专著于各自的生产领域,有条件得到该领域内的完全信息,但需付出一定的调查成本。因此,在以上假设前提下,利益集团的目的在于如何有效地以自身所掌握的信息左右执政者的政策偏好,从而影响贸易政策。于是,利益集团采取“策略信息传递”的方式,或向政府提供于已有利的信息,或隐瞒不利的负面情况,或由于成本过高,不传递任何信息。
这一套,三桶油玩得不能再熟了。